猪油:古籍中的记载与现代应用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5-03-31 | 3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、猪油“污名”背后:被忽视的中医智慧


在低脂饮食盛行的今天,猪油常被贴上“不健康”的标签。然而,从中医典籍到现代营养学,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:猪油并非洪水猛兽,反而是药食同源的养生瑰宝。它既能润燥补虚,又可调理脏腑,关键在于科学认知、适量食用。


二、古籍视角:猪油的功效


 猪脂,甘寒。凉血润燥,行水散风,解毒(《千金方》:凡中恶及牛肉毒、百兽肝毒,服猪脂一斤,佳)杀虫(故疮药多用之),利肠(能通大便,退诸黄)滑产。煎膏药,主诸疮(腊月者佳。古方用之最多,治咳嗽亦用之)。


  【修治】时珍曰:凡凝者为肪为脂,释者为膏为油,腊月炼净收用。恭曰:十二月上亥日,取入新瓶,埋亥地百日用之,名膒脂。每升入鸡子白十四枚,更良。弘景曰:勿令中水。腊月者历年不坏。项下膏谓之负革肪,入道家炼五金用。

  【气味】甘,微寒,无毒。反乌梅、梅子。

  【主治】煎膏药,解斑蝥、芫青毒(《别录》)。解地胆、亭长、野葛、硫黄毒、诸肝毒,利肠胃,通小便,除五疸水肿,生毛发(时珍)。破冷结,散宿血(孙思邈)。利血脉,散风热,润肺。入膏药,主诸疮(苏颂)。杀虫,治皮肤风,涂恶疮(《日华》)。治痈疽(苏恭)。悦皮肤。作手膏,不皲裂(陶弘景)。胎产衣不下,以酒多服,佳(徐之才)。鬐膏:生发悦面(《别录》)。

  伤寒时气:猪膏如弹丸,温水化服,日三次。(《肘后方》)

  五种疸疾:黄疸、谷疸、酒疸、黑疸、女劳疸,黄汗如黄柏汁。用猪脂一斤,温热服,日三,当利乃愈。(《肘后方》)

  赤白带下:炼猪脂三合,酒五合,煎沸顿服。(《千金方》)

  小便不通:猪脂一斤,水二升,煎三沸,饮之立通。(《千金方》)

  关格闭塞:猪脂、姜汁各二升,微火煎至二升,

  下酒五合,和煎分服。(《千金》)

  痘疮便秘四五日:用肥猪膘一块,水煮熟,切如豆大,与食。自然脏腑滋润,痂疕易落,无损于儿。(陈文中方)

  卒中五尸:仲景用猪脂一鸡子,苦酒一升,煮沸灌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  中诸肝毒:猪膏顿服一升。(《千金方》)

  食发成症:心腹作痛,咽间如有虫上下,嗜食与油者是也。用猪脂二升,酒三升,煮三沸服,日三次。同上

  上气咳嗽猪肪四两,煮百沸以来,切,和酱、醋食之。(《心镜》)

  肺热暴喑:猪脂油一斤炼过,入白蜜一斤,再炼少顷,滤净冷定。不时挑服一匙,即愈。

  无疾常服,亦润肺。(万氏方)

  小儿噤风:小儿百日内风噤,口中有物如蜗牛,或如黄头白虫者。薄猪肪擦之即消。(《圣惠方》)

  小儿蛔病羸瘦:猪膏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  产后虚汗:猪膏、姜汁、白蜜各一升,酒五合,煎五上五下。每服方寸匕。(《千金翼》)

  胞衣不下:猪脂一两,水一盏,煎五七沸,服之当下。(《圣惠方》)

  吹奶寒热:用猪肪冷水浸拓,热即易之,立效。(《子母秘录》)

  发落不生:以酢泔洗净,布揩令热。以腊猪脂,入细研铁上生衣,煮三沸,涂之,遍生。(《千金翼》)

  冬月唇裂:炼过猪脂,日日涂之。(《十便良方》)

  热毒攻手,肿痛欲脱:猪膏和羊屎涂之。(《外台》)

  手足皴破:猪脂着热酒中洗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  代指疼痛:猪膏和白墡土敷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  口疮塞咽:用猪膏、白蜜各一斤,黄连末一两,合煎取汁熬稠。每含如半枣许,日四五。夜二(《千金》)

  疥疮有虫:猪膏煎芫花,涂之。(《肘后》)

  鼠瘘瘰疬:用猪膏淹生地黄,煎六七沸,涂之。(《千金》)

  漏疮不合:以纸紝粘腊猪脂纳疮中,日五夜三。(《千金翼》)

  漆疮作痒:猪膏频涂之。(《千金》)

  咽喉骨鲠:吞脂膏一团。不瘥更吞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  身面疣目:以猪脂揩之,令血出少许,神验不可加。(《千金》)

  误吞针钉:猪脂多食令饱,自然裹出。(《普济方》)

  杂物入目:猪脂煮取水面如油者,仰卧去枕点鼻中。不过数度,与物俱出。(《圣惠方》)

  蜈蚣入耳:炙猪肪肉令香,掩耳自出。(《梅师》)

  虫蚁入耳:(方法同上)。

  发背发乳:猪脂切片,冷水浸贴。日易四五十片,甚妙。(《急救方》)

熬膏(和紫草、白蜡、黄丹)贴诸疮久不敛口(出《外科大成》)。


1. 补虚润燥:天然的“保湿霜”

  • 古籍记载:
    《外治寿世方》推荐用熟猪油外涂治疗皮肤皲裂,其甘凉之性可修复干燥受损的肌肤屏障。

  • 现代应用:

    • 秋冬季节,取少量猪油与凡士林混合,作为唇膏或护手霜

    • 银屑病、湿疹患者可尝试猪油+紫草油调和外敷


2. 健脾养胃:消瘦儿童的“隐形营养剂”


  • 作用机制:
    猪油归脾经,其特殊香气可刺激消化酶分泌,促进营养吸收。

  • 适用表现:

    • 孩子挑食厌食、体重增长缓慢

    • 大便先干后溏、面色萎黄

  • 食疗方案:
    每周2-3次猪油炒时蔬(如胡萝卜、菠菜),提升脂溶性维生素吸收


3. 润肺止咳:呼吸道的“润滑剂”


古籍记载:《万氏方》有治肺热暴喑者,用猪脂一斤炼过,入白蜜一斤,再炼少顷,滤净冷定,不时挑服一匙即愈。若无疾服此,最能润肺润肠。

  • 经典搭配:
    猪油50g + 蜂蜜50g隔水炖化,冷却后每日含服1茶匙

  • 适用场景:

    • 慢性咽炎导致的干咳

    • 教师、主播等用嗓过度人群的声带养护


4. 润肠通便:肠道的“清道夫”


  • 科学解释:
    猪油中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蠕动,其润滑特性有助于软化干硬粪便。

  • 通便食谱:
    猪油5g拌入200ml温牛奶,睡前饮用(适合阴虚便秘者)



三、现代营养学为猪油“正名”


营养成分

每100g含量

健康价值




单不饱和脂肪酸

47g

降低坏胆固醇(LDL)

维生素D

2.5μg

促进钙吸收,强健骨骼

胆碱

49.7mg

促进脑发育,提升记忆力

0.2μg

抗氧化,增强免疫力


权威建议: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指出,每日饱和脂肪酸摄入应<总热量10%(约50g猪油)。但需注意:

  • 扣除其他食物中的饱和脂肪(肉蛋奶等)

  • 健康人群建议每日猪油用量≤15g




四、哪些人适合吃猪油?


人群

推荐用法

注意事项




消瘦儿童

猪油拌饭/炒菜,每周3次

肥胖儿童禁用

皮肤干燥者

猪油蜂蜜面膜,每周2次

油性皮肤慎用

阴虚便秘者

晨起空腹服5g猪油

腹泻患者禁用

产后虚损女性

猪油姜枣茶,每日1杯

恶露未净者慎用



五、家庭熬油指南:炼出“白玉脂”的秘诀

🔹 材料准备

  • 猪板油500g(选厚实洁白、无血丝)

  • 清水100ml(防止焦糊)


🔹 熬制步骤

  1. 切块焯水:猪板油切3cm方块,冷水下锅煮沸去腥

  2. 小火出油:沥干后加清水,中小火慢熬至油渣金黄

  3. 过滤存油:用纱布过滤油液,冷却后呈乳白色

  4. 油渣处理:可做菜馅(成人食用),儿童不宜

🔹 品质鉴别

  • 优质:凝固后雪白细腻,室温下保持固态

  • 劣质:颜色发黄或有焦味,可能含有杂质



六、这些人群请远离猪油


❗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:高脂血症、动脉硬化
❗ 急性胰腺炎/胆囊炎:脂肪消化障碍
❗ 痰湿体质者: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
❗ 外感发热期:感冒发烧、咽喉肿痛



猪油的智慧:

  • 给瘦弱孩子一勺猪油,胜过盲目补充营养剂

  • 为干燥肌肤抹一层猪油,比化学护肤品更安心

  • 用猪油替代部分植物油,让饮食结构更均衡


记住健康口诀:
“猪油本无辜,关键在适度;
识得体质用,养生有门路”
让这份传承千年的饮食智慧,重新回归现代人的健康生活!